顯示具有 青年特區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青年特區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

一個人的愛情

0 我要分享
偶爾會聽到未婚的朋友提到,倘若能夠擁有一位異性朋友,那麼就可以一起出去爬山旅遊,可以吃頓燭光晚餐,可以聆聽一場音樂的饗宴,或者看部熱門的電影,逛逛夜市的小吃攤。總之,就算是和男朋友、女朋友窩在家裡看電視、啃零食,也會感到無比的幸福。

單身時代,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期待。尤其看到身旁來往的人群好似沈浸在戀愛的甜美中,更容易覺得自己獨自遊走的孤寂,彷彿就要在瞬間從心頭引爆。

但我不禁好奇:難道這些生活中的樂趣就不能在單身時代享有嗎?難道這些期待中的活動娛樂,無法一個人實現嗎?或者因為對愛情的想望,總以為只有兩個人的甜蜜足以滿足內心的空虛;而一個人的時候,難免要品嚐落單的寂寞?

倘若是心底對愛情的渴望在發酵,倒是可以理解的。倘若固執地期待與另一個人相守的美好,卻忽略目前單身生活的課題或樂趣,我想,即使走入兩性關係,也未必就能完成自己的夢想。因為,一個人的自處正能表彰他在兩個人世界裡的倒影。

能夠在單身時代學習與自己相處,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、待人處事的態度模式,學習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,甚至學習享受生命,成為自得其樂的人,這樣的經歷能夠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,以致於在兩性關係中,學習尊重與包容,學習與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相處的藝術,更可以領略兩人是獨立個體,卻又是一體的奧秘。簡單來說,在單身時代活得快樂自在的人,也比較容易在兩性關係中,活得快樂自在。

很多人卻對愛情抱以不實際的期待,以為只要擁有愛情,自己的人生才會圓滿;或者因為另一個人的加入,生活將變得多姿多彩;也因為有了另一半,才能實現生活的樂趣。問題是,就算是夫妻關係,另一半也無法代替你去感覺、思考、選擇、決定,甚至活出生命的光彩。一味地依賴愛情或是另一半的活力,依舊無法解除心靈的孤寂或空虛,除非自己真的懂得自處、自愛,自我的價值及意義,否則在愛情裡可能會品嚐到更深沈的寂寥。

因此,單身時代的預備實在極為重要。有些生命的功課,會在人際關係、兩性關係、夫妻關係中學習,但個人生命的基礎卻是在單身時代便打下根基。常常會看到有些情侶,連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,本身的生命不甚成熟,因而在兩性相處中造成許多的痛苦及衝突。倘若在單身時代便面對自己生命當中的成長課題,那麼,當進入兩性關係時,就能夠擁有更多的心力來面對及經歷這份喜悅。

當然,每個人的成長速度並不相同。而我總是期勉單身的朋友,更多地面對自己、預備自己,盡情地享受生命的美好,活出自己獨特的光彩。那麼,當上帝的巧手安排,兩個較成熟的個體便能更加體會成為一體的恩典及美妙。

不妨從現在開始吧!想要旅遊,就讓自己放假。想要看電影,就約三五好友。想要體驗生命,就給自己更多嘗試的機會。想要成長,就要預備冒險。當個人的生命活出色彩時,自然也會吸引眾人的目光。說不定根本就無須煩惱去何處尋找對象,因為被生命的活力吸引的人,自然會伸出友誼的雙手。而單身的生活不再只是乏味地等待,乃是有盼望地實現自我,實現上帝在個人生命中奇妙的計畫。

而結婚後呢,則更要懂得自得其樂的藝術。因為個人生命不斷地成長及更新,方能為夫妻關係締造新鮮的活力,促進愛情的永續經營。

~本文由幸福路117巷提供~

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

三代女性婚姻的美麗與哀愁

0 我要分享

「到底要選擇什麼樣的愛情與婚姻?」儼然成為現代人不時思索、想要解決的難題。人們認為只要做了正確的選擇,就一輩子幸福。

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

基督教愛情觀

0 我要分享

愛情是強大的力量,讓人可以為之生為之死,那到底基督徒該怎麼看愛情呢?聖經怎麼教導我們關於愛情的事呢?   首先,我們要承認聖經對愛情講的不多,倒是對「婚姻」有比較完整的教導。聖經中提到比較多「愛情」的書卷是舊約的「雅歌」,其中歌頌愛情的力量與美好,提到「愛情如死亡之堅強」,嫉妒如陰間一般的穩固....。卻也沒有說我們為何會愛,為何要愛。但至少我們由其中看到愛情之力量真的是不可忽視的,其帶來的甜美與傷害力都是驚人的,細心的讀者還可以在其中找到愛情的準則。但是,其中還是沒有賦予愛情意義。而且雅歌所提到的愛情,有一部份是屬於「婚後」的愛情?,跟我們今天面對的「戀愛」還是有點不同。 .

..more


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

兩性距離

0 我要分享
  初入大學時,我會刻意跟男同學保持身體間有一定的距離,連目光也會刻意避開。結果不久,背後竟聽說有人謔稱我「修女」。而長期「保持距離,以策安全」的措施,竟使得我的人際關係失衡。我唸的是工學院,本來就男多女少,每回遇到小組作業 team work無法找到同伴,便會很麻煩。之後,趕緊修正與異性的距離。但是身體距離若過於接近,又怕令對方會錯意,以為姑娘我芳心暗許。更擔心發生更慘的情況,無端招惹上無聊男子。為了怎樣適當地把握與異性間適當的身體距離,我還特別去參加社團—心理研究社,設法學習在工作與讀書的領域中,保持一種良好且適當的兩性距離。與一些男同學混熟了後,跟他們談及這件事,他們說「拜託,小姐。我們也很怕耶!距離太近,怕你們女生誣賴我們男生性騷擾。」

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

相愛容易相處難

1 我要分享
想當初,兩人也是經過四、五年的戀愛才一起走上地毯的那一端的,照理說,彼此應當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。但是,為什麼結婚不到一個月,就已吵了七、八次的架,兩人似乎愈來愈陌生了,如果這樣一直下去,不到半年,兩人非離婚不可。------〈閱讀全文〉

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

如何克勝情慾?

0 我要分享
上帝給我的性慾有時也使我慾火攻心,偶爾看見街上情侶的溫馨場面,便渴望結婚。正如使徒保羅所說:「與其慾火攻心,倒不如嫁娶為妙。」(哥林多前書七9)請問我怎樣才能解決自己的性慾問題呢?我能向上帝求婚姻嗎? ...more

三角關係

0 我要分享
秀甄與一德相戀五年,已經論及婚嫁,預定一年後雙方攜手步入紅毯的那一端。然而,最近一德的手機常常處於關機狀態,偶而接通電話,電話那端的他,總是語帶冷漠,完全沒有那種五年戀人的親密與激情。約會的時候,總是有一句、沒一句,感覺起來,似乎沒有即將進入婚姻的熱情與喜悅。有一次,秀甄到一德家想探個蛛絲馬跡,剛好一德外出辦事,由一德的媽媽招呼她進到家裡。之後秀甄來到一德的房間,恰巧一德的電腦並未關機,於是秀甄就想看看是否能從中發現任何線索,當她開啟一德常使用的ICQ,讓她內心震驚不已,她看到一德居然用ICQ與一位女性網友小雅有著極其火辣與曖昧的對話,這些言詞中述說著:「我的寶貝,親親哦!」秀甄看完這些ICQ對話,才發現一德與這位小雅已經交往了半年,內心的情緒激動不已,眼中噙著淚水衝出了一德家,一德的母親看著衝出去的秀甄,滿臉的狐疑。

同居就好 ?

0 我要分享

  真真與仲仁是在大四時才在一起的。

  雖然兩人在戀愛前均曾與別人交往過,但這次他們兩人的結合,在校園中倒是挺轟動的。外表上,郎才女貌總是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眼光;服裝上他們兩人也能夠很時髦的配合;言詞上兩人更是一搭一擋。更重要的,兩人在生活上更是非常的前進,在校園中,兩人已有夫妻的態勢,在校外租同一棟房子,雖然各有各的房間,但由於兩人在熱戀中,總是出雙入對的,又從同一個門戶進出,任何人都免不了會往「那方面」想。尤其有時在夜晚,兩人穿著夏季便服與拖鞋,牽著手、摟著腰,在社區的夜市裡逛,一副幸福小夫妻的樣子,不知羨煞了多少人。
....more

有了婚前性行為怎麼辦?

0 我要分享

芝文與男友嘉和已經交往一年多,雖然尚未談及婚嫁,不過兩人已經有了默契,反正再一兩年,等嘉和事業略有基礎後,兩個人就要一起走向地毯的那一端。他們的交往,大家都認為是十分相配的一對,父母親也不曾為他們擔心過,可是最近情況似乎有些異樣。

向來開朗的芝文,不知何故,情緒變得比較浮躁不穩。雖然在家裡她也是有說有笑,但是敏感的媽媽察覺得出來,芝文的喜怒哀樂已經不像已往那麼率真、自然,而是帶有一些誇張與虛假,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有點不對。以前她總是熱心教會的服事,現在卻不怎麼熱衷,比較起來,她也不像以往時常帶著大家禱告。芝文的情緒也不穩定,定睛注視她時,她的眼光卻經常逃避,芝文的父母親看在眼裡,心裡難免納悶著。更讓父母親傷心的是,芝文漸漸有了晚歸的記錄,以前她從來沒有這種情形,儘管芝文每次都說明了理由,芝文的父母親也不願去追問,畢竟孩子大了。但是為什麼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兒,最近卻變成這個樣子呢?

...more

如何減少男女口舌大戰?

0 我要分享
當男女朋友或夫妻之間吵架,他們知道需要去克制或消解,但是仍然克制不了,常常覺得很有挫折感,也對自己,甚至對方很失望。我要怎麼樣做,才能減少或避免這種情況呢? ...more

到底該怎麼談戀愛呢?

0 我要分享
資料來源 基督日報

作者:蔡佩芬

談一段建設性的戀愛男女交往中,你會發現女生很難搞,男生很粗線條,其實上帝創造男女,非常有趣,就像是活在倆個星球上的人種,從思考方式、情緒表達,到對戀愛的期望都截然不同。

不過現階段十幾歲談戀愛,很難持續到婚姻,所以現在談戀愛要跟二十幾歲談戀愛的態度不一樣。 哪現在我們到底該怎麼談戀愛呢?

一般而言,戀愛交往分成四階段:
一、心動時分相識:友誼階段,彼此互相吸引。
二、剛開始交往相交:戀愛階段,決定交往,認定彼此是男女朋友。
三、深交階段相知:定情階段,彼此關係更深,論及婚嫁。
四、穩定交往階段相许:婚姻階段,彼此委身,結為夫妻。

你們是一對戀人或朋友呢?從單獨約會要進入固定男女朋友戀愛的穩定兩性關係時,我們必須問自己:「他確實是我的夢中情人嗎?」不論你們是否已進入兩性交往的戀愛階段,你需要進一步思索:你們是否彼此信任?我能完全接納這個人嗎?雙方是否溝通良好呢?能討論彼此對事情的看法與人生價值觀嗎,或因害怕衝突而避而不談呢?

愛的三角形理論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史登堡(Robert Sternberg),在1986年提出「愛的三角形理論」,被認為是目前對愛情研究得最完整的理論。他認為愛情包括三元素,分別是親密(intimacy)、激情(passion)和承諾(commitment)。

完整的愛需要兼具此三個元素。

親密: 指的是情感上的親密狀態,對對方有好感,喜歡和他在一起,和對方相處時,會感到愉快、舒服,彼此心靈交會,有相連相屬的感覺。

激情: 指的是看到對方就有強烈的感覺,非常渴望和對方在一起,沒見面時心中想的都是他,但也說不出來為何如此迷戀他,這也包括對性的需求和渴望。激情這個字,原意是受苦suffering,是因為那個東西的強烈,是在痛苦中才有的。

承諾: 是指決定去愛一個人,並願意和他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。史登堡教授提到這三元素必須有一些行動配合之,才能稱得上是愛情,如果沒有行動表示,再偉大的愛情,也會消失,比如說:

1.表示親密的行動有:溝通內心的感受、增進對方的福祉、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時間及財物、表達同理、提供情緒及物質上的支持等。

2.表示激情的行動有:親吻、擁抱、凝視對方、觸摸、性行為等。

3.表示承諾的行動有:誓約、忠實、在最困難時仍不背棄對方、訂婚、結婚等。

不同元素的組成,就會有不同的愛情關係,由以上三元素之排列組合,可以組成七種不同類型愛情關係:

1.無愛:三種元素都沒有,大多數異性間的人際關係屬於這種。

2.友愛:只有親密,缺乏激情和承諾,比較像是一般朋友友誼,激盪不出愛情的火花。

3.迷戀:只有激情,強烈的渴望和對方在一起,但並無心靈交會或是彼此承諾的關係,就好像是影迷、歌迷迷戀偶像一般。例如一見鍾情、初戀、暗戀、孺慕之情等。

4.空愛:只有承諾,但無親密和激情,就好像是婚姻生活中已經缺乏相愛和激情,只剩空殼子,古代的指腹為婚就有點這種感覺。例如奉父母之命的婚姻、同床異夢的夫妻等。

5.浪漫之愛:包括了親密和激情,在一起的時候非常享受愛情的感覺,重視現在,不在意未來,就有如夏日沙灘戀情一般,「不在乎天長地久,只在乎曾經擁有」就是最佳的寫照。

6.友伴之愛:包括了親密和承諾,互相喜愛,也願意许下承諾,但似乎少了那點激情的火花,有點像家人的感覺,我們在結婚多年後的老夫老妻身上,可以看到這種愛情關係。--「經過大風大浪,我們是最佳拍檔。」

7.昏頭之愛:包括了激情和承諾,願意承諾天長地久,也非常渴望在一起,但這種成分若是建立在一時的激情之上。在看不見對方的時候,會非常思念對方,但彼此在心靈上,卻沒有契合的感覺。例如閃電結婚,或奉兒女之命成婚。--「你給我一夜,我給你一生。」

8.完美之愛:親密、激情、承諾三者皆具,彼此喜愛,心理契合度高,也渴望能永遠和對方在一起,是最理想的愛情關係。

為身體設立適當的界限期待中的愛情,是希望雙方共守承諾,對未來有規劃,但如果將雙方的愛情建立在性行為時,激情過後,逐漸發現到以往未曾注意到的缺點,

這對女生而言,會認為我已奉獻我自己,所以我必須與對方相守一輩子,而使自己的內心更煎熬與矛盾,影響自己的身心狀況;

對男生而言,可能會認為「性」是這麼隨手可得,而顯得不珍惜。而這就是自己想到的結果嗎?

其實,這已與愛情本質相違背了,不是嗎?容易得到的往往不易珍惜,會珍惜妳的是不在乎妳是否奉獻妳自己的身體,如果你希望愛情是長久的,如果你希望愛情不是建立在性愛關係上的,那必須保護好自己,而且為了以後的婚姻幸福,千萬不要無知且冒然的偷嚐禁果,一味的認為與對方發生性行為,就是愛對方或是抓住對方,肯定會讓你後悔的。

作者簡介蔡佩芬現任「加拿大學園傳道會」 中國網路事工主任,負責編輯出版新麗人網路雜誌,丈夫王大慶牧師在北加州灣區基督之家第一家牧會,育有三位兒女,曾任美國鳳城華人基督教會中文學校校長十年。

請上網 wwww.fhl.net瀏覽她的【新麗人_阿佩姐專欄】阅讀家庭• 親子• 家庭的文章。